作者:管理员
发布日期:
2016-10-17
浏览量:
20482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 题 类 别 规划课题
课 题 名 称 利用交互平板开展小学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学 科 分 类 基础教育
课
题
负
责
人 寇拥军
负责人所在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15 年 11 月 15 日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5月修订
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
一、本人自愿申报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本人认可所填写的《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评审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同意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不侵占他人研究成果,不在未参与研究的成果中挂名,不为未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图虚名。
5.维护学术尊严。保持学者尊严,增强公共服务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教育科研课题声誉,不以课题名义牟取不当利益。
6.遵照管理规范。课题研究名称、课题研究组织、研究主体内容、研究成果形式与课题申请书和立项通知书相一致。若有重要变更,必须向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并征得同意。
7.明确课题研究的立项部门。研究成果必须先鉴定后发表,发表时须在醒目位置标明“陕西省教育科学‘××五’规划××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成果”字样,课题名称和类别应与课题立项通知书相一致。凡涉及政治、宗教、民族等问题的研究成果,须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方可公开发表。
8.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要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
9.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二、作为课题研究者,本人完全了解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课题管理的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特授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报送课题成果的原件、复印件、摘要和电子版;有权公布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意以影印、缩印、扫描、出版等形式复制、保存、汇编课题研究成果,允许课题研究成果被他人查阅和借阅;有权推广科研成果,允许将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内部报告、学术会议、专业报刊、大众媒体、专门网站、评奖等形式进行宣传、试验和培训。
申请者(手写签名或签章):__________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一、申报内容均需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
二、封面右上方“登记号”及右上角“课题批准号”申请人不填。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其他栏目申请人须如实填写。申请者签章处,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体代替。
三、表中“学科分类”系指课题研究所属学科范围。请填写“基础教育”,限报1项。
表中“研究类型”为:应用研究。
四、请准确、清晰地填写表中各栏内容,若有其他不明问题,请与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单位联系咨询。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联系人:王奂新、杨敏、陈永福;
电话:029-85370095;邮箱:sxspxmb@126.com;
地址:西安市小寨兴善寺东街69号;邮编:710061.
陕西师范大学:
联系人:沈善良、高珊;
电话:029—85308974;邮箱:XDKT2015@163.com
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逸夫楼308;邮编:710062.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
利用交互平板开展小学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
关键词
|
交互平板 小学课堂教学 互动教学
|
课题类别
|
规划课题
|
学 科
分 类
|
基础教育
|
研究类型
|
应用研究
|
负责人姓名
|
寇拥军
|
专业职务
|
一级教师
|
研究专长
|
教育信息化应用
|
行政职务
|
副校长
|
最后学历/最后学位
|
本科/硕士
|
是否担任导师
|
|
工作单位
|
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
|
通讯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月路绿地国际生态城二期
|
电子信箱
|
1547622@qq.com
|
邮政编码
|
710043
|
联系电话
|
办公: 029-68207266 手机:
|
身份证号
|
|
主
要
参
加
者
(限10人)
|
姓 名
|
专业职务
|
研究专长
|
学历
|
所 在 单 位
|
陈锐
|
一级教师
|
教育信息化
|
研究生
|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李一平
|
二级教师
|
信息技术教学
|
大学本科
|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袁婕
|
二级教师
|
信息技术教学
|
大学本科
|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张卓星
|
二级教师
|
信息技术应用
|
研究生
|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全静
|
二级教师
|
语文教学
|
大学本科
|
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
|
李艳
|
二级教师
|
数学教学
|
大学本科
|
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
|
蒋楠
|
二级教师
|
数学教学
|
大学本科
|
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
|
任娟
|
二级教师
|
英语教学
|
研究生
|
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
|
高芙敏
|
二级教师
|
英语教学
|
研究生
|
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
|
刘苗
|
二级教师
|
信息技术教学
|
大学本科
|
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
|
预期最终成果
|
研究报告 课堂实录 论文集
|
预计完成时间
|
2016年5月
|
|
|
|
|
|
|
|
|
|
|
|
|
|
—1—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 果 名 称
|
著作者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出版时间
|
《触摸电视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寇拥军
|
学术论文
|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第12期)
|
2015年6月
|
《电子书包对学生视力的影响研究》
|
寇拥军
陈锐
|
论文
|
《电子书包应用与探索》
陕师大出版总社
|
2014年9月
|
《小学校园网站的规划与管理》
|
寇拥军
|
论文
|
《探究与提升》
陕师大出版总社
|
2014年4月
|
《论校园网络交流平台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
寇拥军
|
学术论文
|
《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2期)
|
2012年2月
|
《“艺术字添活力”教学设计》
|
寇拥军
|
教学设计
|
《优秀教学设计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14年5月
|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生命元素在于过程性资源的形成与运用》
|
陈锐
|
论文
|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现代教育出版社
|
2013年10月
|
《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辩证思考》
|
陈锐
|
论文
|
《中国教育信息化》(总第309期)
|
2013年9月
|
小学信息技术课教材
|
李一平
|
教材编写
|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5年3月
|
《神奇的线条》
|
张卓星
|
教学设计
|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现代教育出版社
|
2015年10月
|
|
|
|
|
|
三、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十二五”规划以来承担的重要研究课题
课 题 名 称
|
课题类别
|
批准时间
|
批 准 单 位
|
完成情况
|
《触摸电视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
专项课题
|
2013.12
|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已结题
|
《电子书包对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
专项课题
|
2012.10
|
陕西省电化教育馆
|
已结题
|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人文素养渗透研究》
|
专项课题
|
2013.6
|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已结题
|
—2—
四、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
|
一、研究背景
交互式智能平板以其设备集成度高、显示效果清、使用成本低、扩展性能高等特征,以及更加便捷的操作,与课堂教学的其它信息技术装备相比较时,显示出巨大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室信息技术设备装配的首选。近年来,随着65寸以上大尺寸液晶显示屏价格的迅速走低,许多学校陆续替换投影机、屏幕等装备,使交互式智能平板走进了普通教室。
叶澜认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特殊的交往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而应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学、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将课堂从静态、预设、缺乏人性的形态转变成动态生成的、充满人性和高互动的形态。互动的双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比如狗,甚至包括某些植物或细菌,当然也可以是人与智能设备比如计算机。成为互动双方的资格在于:双方都要有对对方发出的信息或行动产生反馈的能力。交互式智能平板蕴含的触控技术、电子白板技术,相对于传统电视、屏幕等显示设备,实际交互的能力(功能)将更加丰富和高效,必然是课堂教学中实现互动教学最有利的工具。
“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而借助多点触控技术、电子白板技术,教师可以便捷地开展互动教学,学生可以无障碍的实现互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交互式智能平板,研究师生与环境(资源)的有效互动,是实现人机互动,促进互动教学研究的有力支撑。因此基于交互式平板开展小学课堂交互教学研究,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必然之选。
交互智能平板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很好的支持互动教学和互动学习,然而多点触控技术与互动理论深入课堂教学的时间还很短,虽然有相似的电子白板开展的教学研究,时间长,理论创新与案例研究很多,但二者无论是硬件配置、技术应用、资源环境等众多方面有诸多差异。目前,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开展小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文献资料与相关案例研究,更多集中于设备与软件的易用性、适用性、优势对比等方面,而落脚于互动教学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选择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这一研究方向,围绕交互式智能平板如何有效支撑教学活动中开展互动教学这一问题,深入分析,探索总结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交互式智能平板的方法策略。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
本研究主要以互动教学和混合式学习研究理论为依据,结合交互式白板技术、触摸技术,采用理论分析、实证调查、教育实验、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深入课堂调研,探讨利用交互式平板在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的有效策略方法。
研究目标:
1、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探索在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方法;
2、应用互动教学理念与策略,优化小学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提高教学效果;
|
—3—
3、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研究内容:
1、交互式智能平板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环境建设;
2、在小学信息技术、语文、数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交互式平板开展互动教学的方法策略;
3、触摸技术、电子白板技术等信息技术与小学部分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合研究。
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交互式智能平板环境下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可以为教师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开展学科教学提供一些方法与策略指导。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演示文稿、电子白板软件、一对一学习资源等多种教学环境下的实验探究,总结不同学科、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之间开展互动教学的有效应用的方式方法。从备课、资源准备、课件(学件)制作、预设活动、课堂指导等环节,归纳出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与解决策略。通过高效利用学校教育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开展教学,不但可以盘活现有设备,也能充分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教育技术能力等信息素养,并能在小学学科中形成基于新技术与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未来课堂,为课题成员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打下良好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及实施步骤
课题通过研究——实践——研究——再实践的行动研究法,力图找出交互式智能平板环境下对小学课堂教学影响的关键点、操作难度、以及着眼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成因与对策研究,总结成熟经验和成功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整理出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开展小学课堂互动式教学的策略方法和教育方案,为教师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进行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对象选择课题成员学校的小学3-5年级学生,采用的研究方式是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总结经验与实践验证同步。运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是:在实验教师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从案例和实践中获取数据,总结实践经验,升华为交互式智能平板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做法。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做法应用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整理出一些课堂优秀案例,结合案例书写研究报告,整理出交互式智能平板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策略和优秀课例。
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5年10月——11月)
(1)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和工作计划;(2)对课题研究教师进行前期培训;(3)组织课题研究教师分类搜集、整理、筛选研究资料。
2、开题及前期课题研究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1月)
(1)课题实验班级遴选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培训;(2)尝试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并收集、开发、整理开展互动教学所需资源;(3)初步完成交互式智能平板开展互动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教学设计等课题阶段成果。
3、中期课题研究阶段:(2016年2月——4月)
(1)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案;(2)完成交互式智能平板应用、互动式教学有效开展、学科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等复杂条件下、不同教学环境下的优劣分析。
4、后期结题验收阶段:(2016年5月)
(1)对整个课题研究结果加以整理、完善和发展,撰写课题研究论文;(2)整理、撰写课题各项资料,形成最终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堂视频案例);(3)申请结题,上报研究报告和结题材料等。
|
—4—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
相关研究成果:
1、《论校园网络交流平台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寇拥军 《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2期);2、《触摸电视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寇拥军《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第6期);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生命元素在于过程性资源的形成与运用》陈锐《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与探索》;4、《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辩证思考》陈锐《中国教育信息化》(总第309期)。
参考文献:
1、《未来课堂——高互动学习空间》 陈卫东等 中国电化教育2011.8.;2、《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 侯元丽.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3、《触摸按键与触摸屏》
王莹 电子产品世界 2010.7.;4、《国外交互式电子白板教育应用研究》
石映辉 中国电化教育 2012.5.;5、《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应用的研究述评》
杨健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月;6、《电子白板在中小学应用的现状和趋势》 陈青等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7年第11期;7、《电子白板教学的局限性》 艾伦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4月第12期;8、《交互智能平板在教育领域应用前景初探》 商长刚 中小学电教 2012.1.
课题负责人寇拥军,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副校长。专业能力突出,在信息技术学科和学校教育信息化方面屡获佳绩,曾先后主持所在学校多个信息技术学科和教育技术课题:《网络交流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践研究》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小学生家庭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为陕西省教育厅“新跨越”系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规划课题(结题成果评为优秀)、中央电教馆与美国WORLD LINKS组织合作项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课题研究获一等奖、课题组被评为先进集体)、《电子书包对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为陕西省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技术规划专项课题(优秀课题)。2006年8月曾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中小学“十五”立项课题研究优秀个人荣誉称号。主要参与者有市级教学骨干、有学校教研主任、有在全国教学评比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教师、有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教育研究文章的研究型教师、有努力钻研课堂教学活跃在课堂一线的年轻教学能手,研究者中还有多位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教师。可以说,本次课题组是一个既有理论研究能力、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科研小分队,这些条件是做好本次课题研究的基石。
学校虽然是一所2013年新成立的学校,但依托陕西师范大学和附属小学,学校起步高,发展快。两年来,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寇拥军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在本校的建立和运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骨干和青年教师。学校注重校园教育环境和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有非常完善的校园网络环境。全校所有教学班级更新配置了连接互联网的触摸电视教学系统,为本课题研究创设了广泛的实验环境;学校有期刊较全的图书资料室,每位教师可以随时查阅到需要的各类资料;学校开设的信息技术课涵盖1—6年级所有学生,学生整体信息素养高。近几年来, 学校积极支持研究经费的落实,重视科研工作,学校能保证研究时间,如课时安排、必要的外出和教师总结的时间等。同时,学校依托高校优势,经常邀请大学众多教育专家到我校为全体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总之,学校在信息化环境建设上及软硬件条件都位居全省前列。学生来源广泛,家庭成员结构、条件较为丰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得到良好保障,可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在良好的试验、验证环境中,学校大力支持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理应为这项研究做出成绩,也有能力完成此项有意义的课题。
|
—5—
六、预期研究成果
主 要 阶 段 性 成 果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1
|
2015.11-2016.1
|
交互平板对小学课堂交互教学的影响
|
论文
|
陈锐、张卓星
|
2
|
2016.1-2016.4
|
交互平板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
论文
|
李一平、袁婕
|
4
|
2016.1-2016.4
|
交互平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论文
|
全静
|
5
|
2016.1-2016.4
|
交互平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论文
|
李艳、姜楠
|
6
|
2016.1-2016.4
|
交互平板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论文
|
任娟、高芙敏
|
|
|
|
|
|
|
|
|
|
|
|
|
|
|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
|
序号
|
完成时间
|
最 终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形式
|
负 责 人
|
1
|
2016.6
|
利用交互平板开展小学课堂互动教学研究
|
研究报告
|
寇拥军
|
2
|
2016.6
|
交互平板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论文集——
(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学科)
|
研究论文集
|
刘苗
|
3
|
2016.6
|
交互平板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学科)
|
视频案例
|
陈锐
|
—6—
七、指导教师意见
推荐人须如实介绍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态度、专业水平、科研能力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必须亲自手写,不得打印粘贴)。
|
该课题以互动教学和混合式学习研究理论为依据,结合交互式白板技术、触摸技术,采用理论分析、实证调查、教育实验、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深入课堂调研,探讨利用交互式平板在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的有效策略方法,为教师利用交互式智能平板开展学科教学提供一些方法与策略指导,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研究方案写作比较规范,论证比较严谨,研究思路比较清晰,研究方案具有可行性、科学性。课题负责人是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现为陕西师范大学绿地浐灞小学副校长,专业能力突出,在信息技术学科和学校教育信息化方面屡获佳绩,具备承担课题的学术、研究和组织能力。
1.课题研究方案内容完整、规范,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的目的意义明确,研究方法得当;
2.该课题研究内容具有创新性,是加快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发展所需要的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因此,该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3.课题主要负责人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成员素质良好,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这些条件都能够保障课题顺利完成。
推荐人签章(须本人亲笔签名或本人印章):
|
八、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7—
九、培养单位意见
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意见
—8—